产品展示
PRODUCT DISPLAY
行业资讯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多篇文章解读科学家在血脑屏障方面的研究成果
多篇文章解读科学家在血脑屏障方面的研究成果
  • 发布日期:2018-10-24      浏览次数:1848
    • 脑屏障是血液与脑组织间的一种特殊屏障,由毛细血管的内皮、基膜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等构成,其能够阻止有害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近年来科学家们在血脑屏障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1】Nature重磅:发现T细胞突破血脑屏障的关键机制,准确到达脑肿瘤病灶的CAR-T应运而生

      doi:10.1038/s41586-018-0499-y

      近日,来自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多机构团队,通过理解多发性硬化症中,T细胞如何渗透进大脑,开发出了能够穿透血脑屏障的T细胞。并根据此,设计了一种新型CAR-T细胞,临床前试验显示,其能够穿透血脑屏障,显著延长胶质母细胞瘤小鼠的生存期。这一重磅研究发表在学术期刊Nature上。

      研究者Nabil Ahmed博士表示:“基于T细胞的免疫疗法是一个新兴领域,在针对癌症和其他疾病的临床试验中已然显示出前景,然而,治疗性T细胞准确到达病灶的能力仍然是其有效性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特别是对于脑肿瘤。”

      【2】Nature:新技术CAR-T细胞穿透血脑屏障 对脑肿瘤发动进攻

      2017年被称为是CAR-T疗法的元年。作为一类颠覆性的癌症疗法,它能让许多患者的病情*消失。位接受CAR-T疗法的小女孩在病情稳定后,已经5、6年没有癌症,从临床上看,这等同于治愈。

      尽管CAR-T疗法在癌症治疗上取得了足以载入史册的成绩,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它不是治疗癌症的万灵药。的确,它在血液癌症(如白血病)的治疗上有极大潜力,但对于实体肿瘤(如肝癌)而言,它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这就是为啥今天发表的一项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这项研究里,一支跨国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技术,能让CAR-T细胞穿透血脑屏障,对脑肿瘤发动进攻。要知道,脑瘤由于其位置特殊,一直是难以有效攻克的癌症类型。能够对这种躲在大脑里的癌症进行治疗,无疑是人类取得的一大进步。

      【3】Cell:观察到血脑屏障存在昼夜节律

      doi:10.1016/j.cell.2018.02.017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 BBB)在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之间充当着守卫的作用。这种屏障由位于血管内壁的细胞之间形成的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组成,用于阻止有毒物质和细菌入侵大脑。但是它也能够阻止许多用于治疗大脑疾病的药物通过。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神经科学教授Amita Sehgal博士及其团队描述了果蝇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在夜间要比白天高。此外,她的团队发现这种日常节律是由这种屏障内的支持细胞中的分子时钟(molecular clock)控制着的,这会影响果蝇突变体如何对抗癫痫药物作出反应。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3月8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

      【4】Sci Adv:科学家开发出制造人类血脑屏障的“新配方”

      doi:10.1126/sciadv.1701679

      血脑屏障是大脑的“看门人”,其是一种几乎无法穿透的细胞屏障,其能够使得毒素和其它制剂进入到血液而无法进入大脑,从而无法对大脑产生损伤作用。作为重要的解剖结构,血脑屏障是大脑全面的防线,其除了能保护大脑外,还会帮助有效预防一些疾病,阻断多种小型药物分子对大脑产生的一系列神经性影响,比如中风、创伤及癌症等。

      此前研究人员利用人类干细胞在实验室平皿中开发出了血脑屏障的基本模型,但这种模型依赖于不同细胞类型的混合,能够引发复杂的化学相互作用,从而指导空白干细胞转化成为制造血脑屏障的内皮细胞。近日,一项刊登在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详细描述了如何在实验室平皿中更加地模拟人类血脑屏障。

      研究者Sean Palecek教授说道,如今我们能够清楚描述整个过程,即利用小分子来引导细胞经历整个发育过程,这种新方法能够替代细胞的化学因子,从而推动干细胞转化成为能够组成血脑屏障的大脑内皮细胞,同时我们也清楚知晓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组分以及细胞的发育阶段。

      【5】Sci Rep:血液-神经屏障与外周神经疾病研究新进展

      doi:10.1038/s41598-017-17475-y

      人类的外周神经元,即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所有神经元,是受到血液-神经屏障保护的。这一保护层是由内皮细胞构成的,这层内皮细胞能够维持神经元内部的微环境,限制血液系统中水分、离子、溶质以及其它营养成分与轴突的接触。

      不过,目前我们对这层保护层的成分了解并不清楚,而这进一步限制了外周神经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根据近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来自UAB的研究者们描述了这类神经内皮细胞的转录调控网络,他们发现有12881种RNA转录本共同影响了血液-神经屏障的正常功能。

      【6】Sci Signal:血脑屏障形成的分子机制

      新闻阅读:New insights into complex processes of blood-brain barrier developing

      血脑屏障对于机体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这种高选择性的物理屏障能够阻止病原体以及毒性物质从循环系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内部。然而,这一结构也同时阻碍了许多治疗性的药物进入大脑参与反应,使得大脑区域的疾病治疗变得异常困难。

      上皮细胞是血脑屏障的中心成分,它们位于血管的内表面,能够阻断物质通过血管进行传输。事实上,不同组织的上皮细胞具有不同的特征,尽管整个血管系统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但基于所供给的器官的不同,其内皮细胞还是会有一些差异。其中负责供给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内皮细胞差异则更为显著。

      【7】Nat Nanotechnol:科学家巧用免疫细胞运输药物,穿透血脑屏障对抗恶性脑瘤

      doi:10.1038/nnano.2017.54

      中国药科大学的张灿教授团队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一种对抗恶性脑瘤的新策略:利用免疫细胞运输抗癌药物,穿透血脑屏障对抗残留肿瘤细胞。这一策略能够抑制肿瘤复发,延长患癌小鼠的寿命。

      “利用利用免疫细胞运输抗癌药物,穿过血脑屏障靶向残留肿瘤细胞。”这是来自于中国药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来的一种对抗恶性脑瘤的策略。他们希望,这一思路可以治疗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s),一种生存率较低的恶性肿瘤。即便手术切除,深层浸润的癌细胞依然会残留在大脑组织中,极易复发。

      【8】Nat Commun: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新型的血脑屏障模型  或可促进多种脑部疾病的研究

      doi:10.1038/ncomms15623

      将药物运输到大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脑中的血脑屏障并不容许进入血液中的大部分物质跨越而进入到大脑中,血脑屏障是保护机体大脑免于有害化学物和外来物损伤的保护性屏障组织;为了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诸如胶质母细胞瘤等癌症,研究人员就很有必要将药物跨越血脑屏障来运输到药物作用位点,当前被用来研究或模仿血脑屏障的模型往往存在很多缺陷;近日,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创新性很容易应用的新方法,这种方法能利用球体结构来准确模仿血脑屏障,同时还能够克服很多挑战来促进新药对多种脑部疾病进行治疗,相关研究刊登于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研究者Choi-Fong Cho表示,我们所开发的模型能够采用一种新方法来模拟活体系统外的血脑屏障,这些微型球体结构相对简单一些,而且其还能够产生许多关键的血脑屏障特性和功能;研究者希望本文研究结果或能帮助改进后期神经科学的研究,并且帮助设计新型的大脑渗透药物来治疗多种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9】Neuron、Nature两篇论文揭示Ω-3脂肪酸在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doi:10.1016/j.neuron.2017.03.043   doi:10.1038/nature13324

      作为一种食物化合物,Ω-3脂肪酸因它们的健康益处而备受称赞。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Ω-3脂肪酸似乎也在保持血脑屏障完整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脑屏障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受血源性细菌、毒素和其他病原体的伤害。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7年5月3日的Neuron期刊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解释血脑屏障如何通过抑制转胞吞作用(transcytosis)保持关闭状态。转胞吞作用一种通过囊泡在细胞间运输分子的过程。他们发现这些囊泡的形成受到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血管细胞脂质组成的抑制。这种脂质组成涉及Ω-3脂肪酸和其他脂质之间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是由脂质转运蛋白Mfsd2a维持的。

      尽管血脑屏障是一种至关重要的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免受伤害的进化机制,但是在运送治疗性的化合物到大脑中时,它也代表着一种重大的障碍。

      阻断Mfsd2a活性可能是一种让药物跨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中来治疗脑癌、中风和阿尔茨海默病等一系列疾病的策略。

      【10】JMC:科学家成功改造抗癌药物结构 增强血脑屏障穿透能力

      doi:10.1021/acs.jmedchem.6b01069

      来自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对一种实验性药物的结构进行了改造,增强了这种药物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该研究以猴子为实验模型。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

      这种叫做DON(6-重氮-5氧代-L- 正亮氨酸)的实验性抗癌药物是从70多年前在秘鲁土壤发现的一种细菌中培养获得,这种药物能够阻断细胞对谷氨酰胺的利用。对不同晚期癌症病人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DON能够使肿瘤萎缩,但同时会对胃肠道系统造成损伤,科学家们终认为这种药物对人体毒性太大。

      该研究的研究人员想要通过增强DON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限制药物对身体其他部位的毒性从而开发出一种更加安全的药物形式。(生物谷)

    魏经理
    • 手机

      13224517959

    Baidu
    map